香港天主教培聖中學    

        2013年秋高氣爽的十月天,臺北市國小英語輔導團香港交流參訪終於成行,一行18人在臺北市天母國小王慧珠校長的帶領,以及銘傳大學張武昌教授的指導下,前往香港進行5天的交流參訪,此行除了觀摩學習香港的中小學英語教育之外,更期盼能以身教學習之旅,行銷臺北優質教育。

壹、學校參訪--聖若瑟書院(Saint Joseph's College)

一、學校簡介:聖若瑟書院是香港首屈一指的天主教男子學校,創校於1875年,設有小學中學,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所補助的22所傳統名校之一。在德高望重的校監湯馬士修士及陳美梅校長的領導下,書院歷屆學生學業成績優異,有「狀元搖籃」之稱,校舍位於半山區堅尼地道7號。

二、學校校訓:Labore et Virtute(拉丁語)勤勞與美德。

三、學校人數:學生約1200人,教師約64人。

四、學校校徽:綠色與白色是學校的代表色,綠色代表愛爾蘭的國

花----酢槳草,而白色代表法國的鳶尾(百合)花形紋章,原因是

校監大多來自愛爾蘭和法國。

 

五、學校網站:http://www.sjc.edu.hk

貳、校本特色

   書院的辦學宗旨是在智力、體能、社交、道德等各方面提供教育,並建設一個有利於學生和教師溝通的學習環境。書院由喇沙修士會管理,這是一個以創辦人聖約翰·喇沙命名的世界性辦學團體。喇沙會的目標是為青年,特別為家境貧窮的學生提供天主教的全人教育。它的精神是信念和熱誠:即是對天主抱有信念,對教育兒童懷有熱誠,這精神也為喇沙會在香港的所有教育機構共享。所有的喇沙會學校都致力協助青少年自我發展成人,並在一個公義的世界裡如兄弟姊妹般生活。

   聖若瑟是一位勤勞的木匠,校訓表達了所有若瑟夫應有的精神,每逢學界體育比賽,若瑟夫都會自發組織打氣隊為校隊打氣。於每年國慶前夕的集會,學生會會長都會帶領學生叫喊口號,並成為學校的傳統之一。在學界游泳比賽中,若瑟夫會和屬同一辦學團體喇沙書院的學生一起叫喊口號,以增大士氣:

On the way we've got you,

La Salle spirit supports you!

On the way we've got you,

St. Joseph's spirit supports you!

參、參訪省思

一、教師專業教學:教師依據學生程度自編生活化的補充教材,兼顧聽、說、讀、寫的教學內涵,並強調真實情境的聯結運用,透過積極鼓勵與正向增強的教學策略,學生勇於發表,互動熱絡,人人有參與的機會,個個有表現的空間,充分達到學生是學習主體的目標。

二、落實生活教育:學校有統一的制服和運動服,學生依課程之不同穿著合宜的服裝,待人接物有禮貌,行為舉止有秩序。在典章制度、教學活動、學生團隊和校園情境等的每個細節處,充份發揮校訓勤勞和美德的精神,展現優質、精緻、卓越、創新的全人教育。

 

三、彰顯榮譽標竿:一進入校門,映入眼簾的即是學校校史的呈現,以及各類學生的優異表現,時時提醒著學子們努力向前,奮發向上,飲水思源、了解過去、把握現在、策勵未來,並積極追求自我實現,為校爭光。

 

肆、結語

 

    語言就是文化,語言學習的過程,實際上就是一種文化習得的歷程。文化是一種生活,文化是人類生活的整體展現;學習是一種態度,學習是人類成長的進步動力。此行香港參訪滿載而歸,更深深體會到充實本國語言的內在涵養,兼顧外國語文的有效學習,才能薪傳及包容多元文化的衝擊。我們的生命行囊因豐富的體驗學習,更加多姿多采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o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